變壓器產生局部放電的幾種典型結構及因素
變壓器產生局部放電的幾種典型結構及因素:
引線:
變壓器絕緣結構中,引線布置是很多的。引線與引線之間的電場分布是極不均勻的。兩根半徑相同的引線互相平行和垂直時其最大電場強度均出現在兩根引線表面處。相同條件下(忽略外包絕緣層)兩根引線相互垂直比平等布置的最大電場強度高出10%左右,高壓繞組首端引出線對箱壁以及對其外部的調壓繞組,也是電場集中易產生局部放電的區域。
端部絕緣機構:
超高壓電力變壓器端部絕緣結構中通常在繞組端部防治靜電環,一方面改善繞組沖擊電壓分布,另一方面作為屏蔽均勻端部電場。但靜電環與端圈間形成的楔形油隙(亦稱油楔)為電場集中區域。"油楔"與最大電場強度與繞組主絕緣距離,端部絕緣距離,靜電環曲率半徑及絕緣厚度有關。
變壓器中突出的金屬電極表面,如油箱內壁的焊接縫及附著在其上的焊渣引線焊接時留下的尖角毛刺。鐵心柱邊角基鐵心片剪切時形成的毛刺等。均會造成電場集中,是場強成倍增加,(不論電極是帶電還是接地)。對在制造過程中形成的尖角毛刺進行磨光處理。雜質:
在變壓器絕緣結構中與低壓板相比油的介點常數最低。在復合絕緣結構中,油所承受的電場較高,而三種絕緣材料中油的擊穿場強是最低的,這決定了變壓器絕緣中最薄部分是油隙,油中含有雜質如金屬和非金屬顆粒、含水量、含氣量等,會使油中電場發生畸變。
變壓器局部放電絕大多數是在高電壓高電場部位產生,可以根據局放觀測到的放電圖譜、放電的起始電壓和熄滅電壓放電量隨時間的變化這些特征來判斷放電性質。可以使用電氣定位法判斷產生局部放電的電氣位置。
- 上一篇: 直流高壓發生器現場通用試驗方案
- 下一篇: 金屬氧化物避雷器預防性試驗方法